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打字机,及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2011年IBM在中韩两国行贿被罚1000万美元。2013年9月19日,IBM收购了英国商业软件厂商Daeja Image Systems,打算将其并入软件集团和企业内容管理(ECM)业务。2014年1月9日,IBM宣布斥资10亿美元组建新部门,负责公司最新电脑系统Watson。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7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已批准了汉莎航空公司将其IT基础设施部门出售给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交易。
品牌文化
IBM公司同时也是备受世人尊重的公司。受人尊重的原因,其中之一是能够在近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多次领导产业革命,尤其是在IT行业中,制定多项标准,并努力帮助客户成功。另外,该公司一直在世界500强中位居前列。更为重要的是,其受人尊重的原因在于,IBM公司近百年的历史当中,一直坚持遵守“沃森哲学”。
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老托马斯·沃森为公司制定了“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一直牢记在公司每位人员的心中,任何一个行动及政策都直接受到这三条准则的影响,“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财力所贡献的力量更大。主要包括:
1、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IBM在中国发展历程
战略尝试阶段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早在 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业处理机。1979年,在中断联系近30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
战略投资阶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在华业务日益扩大。80年代中后期,IBM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 IBM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 IBM 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的1993年,IBM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为止,IBM在中国的办事机构扩展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沈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济南、天津、郑州、合肥、南昌、南宁、宁波、石家庄、太原、苏州、青岛、厦门、长春、呼和浩特、大连、贵阳和温州33个城市,业务渗透到300多个城市。IBM全球服务执行中心分布在大连、上海、深圳和成都,标志着IBM在中国的应用服务外包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除此之外,IBM还成立了10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IBM最早在中国成立合资生产厂,最早开设研发机构,发掘人才的价值,最早将世界级的专业服务引入中国,引导了“中国制造”、“中国研发”和“中国服务”的潮流;进入21世纪,IBM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服务中心,IBM协助金融、电信、流通、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的跨越式前进。2007年,IBM提出了“全球整合企业”概念,将中国变成IBM全球整合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
1995年,IBM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院,是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1999年,IBM在中国成立了中国软件开发中心,成为IBM全球规模最大的软件开发基地之一,也是目前跨国企业在中国最大的开发中心。2007年,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于正式成立。IBM在华研究机构与中国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为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贡献着智慧成就。
20多年来,IBM 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电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政府和教育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与此同时,IBM在多个重要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市场份额,包括:服务器、存储、服务、软件等。
取诸社会,回馈社会,造福人类,是IBM一贯奉行的原则。IBM 积极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并在社区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2011年,IBM在中国提出“智慧的成长”的理念。IBM提出,信息科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正进入新的纪元。从以过程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全面迈向以“信息”为中心的架构,从相对标准化的IT迈向更智慧化的IT,新计算模式及其架构的变迁,使得人类将有可能真正地拥抱信息,深刻而透彻地理解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决策,推动企业和经济成功转型。在“大数据”时代之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环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传统的市场驱动和金融驱动增长模式已经难以奏效。政府、企业与组织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更加智慧的成长模式。对于巨量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能力,将帮助政府、企业积极面对复杂外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创新的信息科技,包括以云计算、业务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社交商务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成为未来智慧成长的关键动力。
全面融入阶段
自2003年起,IBM 与教育部进一步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20所小学开展了Reinventing Education“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采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支持方式,把国外成熟的经验和资源引入中国,并充分结合中国的现状和需求,更好地帮助学校借助 IT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两个项目,共有1万多名基础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接受了 IBM 的免费培训,10万名儿童受益。
2003年,IBM Try Science Around the World “放眼看科学”青少年科普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通过这个项目,IBM 向中国的科技馆捐赠电脑终端,终端通过高速网络与异地服务器相连并将服务器上的丰富内容呈现给科技馆的访问者。“放眼看科学”内容涵盖了生态考古、太空探索、极限运动、海洋生物等多个方面,为青少年打开了一道接触科普知识、了解科学概念的全新大门。IBM已向11个城市的科技馆捐赠了40套 IBM TryScience Kiosk 多媒体终端。对于IBM在中国的出色表现和突出贡献,媒体给予了IBM十分的肯定。IBM 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最受尊敬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最具有价值的品牌”、“中国最佳雇主”等。2004年,IBM中国公司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并荣居榜首。2005、2006年,IBM 连续两次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荣誉称号。
IBM的前任CEO郭士纳先生在谈到IBM中国公司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说:“IBM 怀着对中国的承诺,为中国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公司。它设在中国,为中国人服务,有朝一日也为全世界服务。IBM 中国公司必将会成为‘中国的 IBM 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回顾IBM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战略尝试阶段,到中期的战略投资阶段,再到全面融入阶段,IBM 始终怀着对中国的深切承诺。
自 2004年赋予创新新的定义之后,2006年,IBM 进一步将创新的内涵延伸到六个层面,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和文化创新”以及“政策与社会创新”。
2004年与香港文化传讯集团合作,推广中文CPU的收银机
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IBM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联想集团拥有ThinkPad和ThinkCenter商标,并开始使用IBM品牌。
2007年,IBM 中国公司将秉承“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下,努力成为中国客户的创新伙伴,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尽一份心力。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11,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九。
2008年为配合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随着中国市场及人才资源在IBM全球战略地位的进一步上升,IBM对中国开发中心的投入也不断加强。从2008年8月到10月,IBM在北京和上海的开发中心相继迁入新址。全新的开发中心基础设施投入和更多的相关资源将为CDL的发展开创新的里程碑。
2008年10月15日,在IBM中国开发中心主办公楼,IBM公司将举办隆重的“2008 IBM中国开发中心创新开放日”即“2008 IBM技术创新论坛暨IBM中国开发中心新址庆典”活动。中国相关部门的领导将亲临指导,IBM软件全球领军人物Steve Mills携IBM WebSphere,Tivoli两条产品线的全球总经理Tom Rosamilia先生,Al Zollar先生,以及IBM GTS MBPS的全球总经理John Lutz先生亲临活动现场,就IBM软件发展方向及在中国的发展策略,与国内客户面对面沟通。国内的客户代表也同大家分享技术创新的经验与感想。
2011年2月9日消息,2010年12月,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宣布,已协助成都中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立数据)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首个第三方数据中心,今后双方将继续在容灾备份、云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