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359 0008
新闻中心
关注精盈,统揽全球人才资讯
四条路径破解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困境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深圳劳务派遣 | 发布时间: 2022-09-29 | 429 次浏览 | 分享到:
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引导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面向毕业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公益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再次引发关注。


  中国网9月29日讯(记者 张艳玲)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引导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面向毕业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公益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再次引发关注。

  

  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发布的《面向行业需求的在线公益教育课程建设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90.2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1100万人,与2017年的864.7万人相比,增长27.21%。

  

  然而,社会组织就业人数的增加与专业人才需求相比,缺口明显。民政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印发的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达1250万人。截至2021年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达1100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2025年的预期目标是200万人,截至2021年,持证社会工作者数量为73.7万。

  

  项目组对公益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分析中发现:大部分进入公益领域的从业人员属于跨界转行人士,拥有社工专业背景或系统学习过公益慈善相关课程的人,比例非常低。

  

  目前,我国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和行业进行。2022年2月,教育部批准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两所高校开设慈善管理本科专业,意味着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正式开启,将有更多人进入公益慈善领域。

  

  然而,现阶段,社会组织面临社会需求多元化、社区问题常态化、应对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等问题,同时,公益从业者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经验分享与传承等问题。

  

  职业培训影响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公益从业者需要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目标性培养。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职业培训能力的提升,对第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尤为重要。”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说。

  

  目前,公益慈善领域职业培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各类培训同质化程度高、跨界交流少,且缺少培训的激励机制。业内人士认为,公益行业在职业培训上要设计一套完善、成型的职业培训体系,让筹款、项目、人力资源、财务甚至秘书长等不同的从业人员都可参加相应职业培训课程,以更好地提升公益行业从业者工作绩效。

  

  对于破解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困境,业内人士认为,社会组织要放远眼光,从源头入手参与职业教育,除了通识课程外,课程设置要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实用课程,对本地区或其他地区从业者给予指导;要鼓励更多跨界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整合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性;在培训成本上,通过争取政府、企业及其他途径的支持,尽可能降低学习成本,调动机构从业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要与政府人才政策相结合,要建立有利于个人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让从业者在工作中提升专业能力,在社会中受到尊重。

  

  “对公益慈善从业者的培训要根据行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实用、有价值的课程,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专业能力,提升职业价值感。”刘国玲说。

                    

      劳务派遣首选精盈人才,深圳市精盈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人才外包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电商人才培训机器人陪护人才培训智能装备应用人才培训文创人才培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项目孵化等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主线的全产业链服务的专业机构。